「媒体看吕梁·经济参考报」黄土高原小山村脱贫后的“江南梦”

日期: 栏目:乡村振兴攻略 浏览:3443 评论:0

村牌坊乡村振兴对联大全_美丽乡村建设牌坊12字对联_美丽乡村牌坊对联11字

“吃水不再靠旱井了,一出窑洞还能看见江南风格的建筑,我们这些黄土地上的老农民,以前可是想也不敢想。”56岁的康有糕站在村里新建的水塔旁,望着不远处一排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饶有兴致地说。

康有糕所在的山西中阳县神圪垯村,地处沟壑纵横、梁峁交错的黄土高原腹地,一直以来是纯农业经济的贫困村。

黄土高原缺水少雨,村民日常饮水主要靠旱井里集存的雨水,能吃上清澈的甘泉水是村里几辈人的渴望。“上百年过去了,虽然山头修建了庙宇,但没能保佑村子风调雨顺,没能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康有糕说。

变化始于2015年。当时还在吕梁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任职的雒峻被派往神圪垯村担任第一书记,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成为当地扶贫攻坚的主要项目之一。在各方努力下,2017年7月,村里建成了一口757米深的深水井。

“这口井圆了几代人的吃水梦,农田用水、粮食收成也有保障哩。”康有糕这回心里有了底。而更让他高兴的是,兼职护林员的工作让他有了份稳定收入。

“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加上用水问题的解决,村里的坡地、山地重新焕发了生机,护林员也从过去的2名增加到了8名。”雒峻告诉记者,每名护林员一年能有9600元的收入。

2017年底,神圪垯村实现了脱贫摘帽。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吕梁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神圪垯村“美丽乡村”建设。

沿着山路向村里走,各式各样的画框镶嵌于黄土壁之上,图案以中阳县特色剪纸为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农村民间趣事为内容,呈现出一道独特的剪纸文化墙。中阳剪纸依托粗犷浑厚的黄土高原文化,风格细腻、古朴典雅,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爬上山坡就能望到不远处的山峁上,屹立着一座福建土楼样式的圆形建筑,与周围的黄土地融为一体。与福建土楼不同的是,这座土楼是封顶的,不具备群居功能,而是一座村史陈列馆。建成后,这里将通过摆放实物、图片、讲解展板、播放视频等形式,全面展示神圪垯村的历史沿革,展现那些带领神圪垯村脱贫振兴的人物事迹。

“村史馆在学者眼中是乡村的‘文化自觉’,在村民眼中是告别贫困、迎来小康的见证,是存放家乡气息的地方,有游子心中‘乡愁’的味道。”雒峻说。

乡村旅游接待中心依山而建,院子里满是竹子和鲜花,加上不远处的一排徽派文化墙,白墙、灰瓦、石雕的和谐组合,让这座古朴的小山村初具江南气韵

这些江南风格的建筑是神圪垯村振兴战略的一期工程,今后还将陆续建成康养基地、摄影写生基地、书院和文化中心,逐步让更多的返乡村民参与其中,从中获益。

神圪垯村口有座古朴的笸箩牌坊,两侧对联格外醒目:“老母盼儿归,等你好久了”。身后,一幅家旺业兴的乡村画卷正在这座小山村徐徐展开。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