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共五则)

日期: 栏目:乡村振兴攻略 浏览:2300 评论:0

第一篇:谈谈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

1.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卓越企业的竞争力。

任何一个在某一地域(大到整个世界,小到一个地区)某一行业内(大到整个产业市场,小到产业的一个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都应该有属于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优秀、杰出、甚至卓越企业的专利,很多咨询公司动辄就说戴尔、思科、惠普、摩托罗拉„有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竞争优势,而国内的某某企业没有,这个说法甚至还得到了国内一些优秀企业老总的赞同。但也有中国企业战略专家还是按照自己多年修炼起来的对中国市场实际的解读能力一步一个脚印的规划着自己企业的战略,我不敢说他们最后一定能成功,但他们对企业战略的清醒认识颇有当年毛泽东不照搬洋理论,而是凭借自己对中国国情的理解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领袖之风。而这种精神恰恰正是目前很多中国企业家最欠缺的。

2.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

企业能为客户带来竞争对手不能提供的特殊利益,这就是竞争优势。比如,企业能使客户花更少的钱买到同样的产品,为客户节约的钱就是特殊利益,这在企业来说就是成本控制带来的竞争优势;企业能使客户更方便的买到同样的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就是便利,这在企业来说就是掌控渠道带来的竞争优势;企业能使客户买到有品牌附加值的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就是虚荣心的满足,这就是企业的善于品牌运营带来的竞争优势;企业能使客户买到有新功能的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就是有更多使用价值的产品,这就是企业拥有强大研发能力带来的优势;还有的企业有一个善于管理的人才,在他的经营下企业能创造出有更多社会价值的产品或提供相应的服务,为客户带来的是多方面的特殊利益,(比如,产品更便宜,品牌价值更高,产品更人性化„)这个善于管理的人才就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这些竞争优势是决定企业领先于对手的主要原因,这个优势就是核心竞争优势,而产生核心竞争优势的这个因素,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核心竞争力就是“能为企业带来核心竞争优势的因素统称为核心竞争力”。而那些造成企业领先于对手的主要因素就是核心竞争优势。并且据此,也

可以明晰这其中的逻辑关系。即核心竞争力带来核心竞争优势,核心竞争优势造成企业领先。

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想补充几点说明:

1.任何一个在特定细分市场和特定市场区域的领先企业都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分得细,区域分得小的领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一个比较容易界定的因素,比如成本控制的能力,渠道掌控的能力,技术研发的能力。市场分得程度越粗,区域分得越大的领先企业,比如在全球范围内的电脑市场领先的戴尔,它的核心竞争力往往难以界定,因为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领先依靠的是多方面的竞争优势(比如品牌、技术、渠道、生产、管理、专利、客户满意度、服务„„),这些优势又是由多种竞争力产生,这些竞争力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协同从而产生更大的竞争力,这些竞争力要把它们统一为一个核心竞争力必须需要高度凝炼高度浓缩的形而上的概括。

当然,越是强大的企业,越是多元化的企业,它涉及的因素更多,总结起来就更难,把多个造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总结为一个核心竞争力是一件很费考量的事情(比如国内还不能算多元化企业的华为,曾经把人民大学的彭剑锋教授等一批专家专门邀请到华为,总结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后来专家组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数易其稿的情况下才总结出了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可见其难度。)因此,人们又通常把企业的几个主要竞争力因素列举出来,不做进一步的凝练和概括,也把他们都算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严格意义上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一个,没有好几个,否则,怎么算核心呢?)比如奥克斯集团,他们自己总结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理念,两条规律,三大机制,四大能力”。

2.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需要不断地培育,调整和变化。千万不要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一个阿拉伯神灯,一旦拥有别无所求,可以一劳永逸的躺在上面睡大觉,而目前有很多企业也正是陷入了这个误区,花了大量的金钱,时间,去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殊不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市场趋势的演变,今天的核心竞争力也许明天就不是核心竞争力,今天还能称得上是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明天由于竞争对手的迎头赶上变得不是核心竞争力了。而且,在这个市场还能称作核心竞争力的再另外一个市场就不能算作核心竞争力。

3.经营企业,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规划需要企业家必须要有危机意识。

正是因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会因时间、地域、产业的不同而相对变化,从来就没有永恒的核心竞争力存在,所以,企业家真的应该做到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有着高度的危机意识,才能不断的激发企业保持着根据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对核心竞争力的进行相应的持续培育,调整或变化,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也唯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尽可能地做到基业常青。

综上,就是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

第二篇:谈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谈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是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首次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此观点一提出,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一系列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等。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换句话就是到底如何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时将其定义为企业核心能力就是一种学识,就是一种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学识。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概念,却给了一个极不严密的定义。根据这个定义,在世界上

1最有学识的应是从事咨询业的诸如普华永道、毕博、德勤、埃森哲、麦肯锡等世界级的咨询公司公司,还有从事国际评级的诸如标普、惠誉、穆迪等公司为最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在中国,最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应该是诸如由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高校办的企业。这显然不是令人信服的结论,当年曾与普华永道、毕博、德勤等著名公司齐名的安达信于2002年8月31日被美国休斯敦联邦地区法院罚款50万美元,并禁止它在5年内停止从事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员工人数也从2.8万人下降到最后的不足2000人,面临破产,最后拍卖却无人收购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战略、技术、资本、质量、渠道、客户、品牌、速度、创新、组织方式、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学习能力等等,都曾被人定义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人综合起来进行定义的,认定凡是能体现为在市场竞争中的一定优势,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内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张维迎教授的定义,或称张氏定理。他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特点。偷不去,是指别人模仿你很困难,如你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文化。在国外,这些东西是很难偷走的,国内却不然,你的软件别人可以无偿使用,甚至盗版贩卖,因此,这一优势依赖于法律、产权制度的健全。买不来,是指这些资源不能从市场上获得。通常,人们认为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这是以人才不能流动为前提的。因为,你可以高薪诚聘,别人就可以付更高的价格把你的人才挖走,因此,单个的人才不能算作核心竞争力。

拆不开,是指企业的资源、能力有互补性,分开就不值钱,合起来才值钱。比如鞋子,左鞋和右鞋具有互补性,别人拿走一只是没有用的,所以你看好一只鞋子就行了。中国企业大多拥有替代性知识,导致人才因在你的企业创造的价值等同于在别的企业创造的价值而随意跳槽。

带不走,是指资源的组织性。个人的技术、才能是可以带走,因此,拥有身价高的人才也不意味着有核心竞争力。整合企业所有资源形成的竞争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溜不掉,是指提高企业的持久竞争力。今天拆不开、偷不走的资源,明天就可能被拆开、偷走,所以,企业家真正的工作不是管理,而是不断创造新的竞争力。

因此,大家都在谈核心竞争力,汪洋书记在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也有关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日益增长”的论述,但到底如何定义核心竞争力,好象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

严格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

应该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有可能有很多,但这些竞争优势并不能都算是核心竞争力。一项竞争优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也是它必须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如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专长是其核心竞争力,因为对客户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专长,而处理与经销商关系的专长对客户来说是无关紧要的。第二,应具备独特性。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专长的独特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所决定。那些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建立在系统学习经验基础上的专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或某个出色的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基础之上的专长,具有更好的独特性。第三,应具备一定的延展性。也就是说,它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企业在参与依赖核心竞争力的最佳产品市场上拥有了选择权。如公司的核心技术在几个领域都比较容易地获得一席之地,而不是将其优势领域限定在一个很小范围。而如果公司没有取得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领先地位,被拒之门外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场,而是会失去一系列市场和商机。具体来讲,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对一个寻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战

略意义。

董明珠自1990年加入格力电器,她力主自主创新,倡导“企业发展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产业链中拥有话语权,才有核心竞争力”,“没有中国创造,就没有出路”。在她的带领下,格力电器完成了“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华丽转身,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空调产量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业内人士预计,2012年格力电器全年营业收入有望超过1000亿元,成为依靠单一空调品类实现千亿的首家家电企业,这对全球家电产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格力变频空调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包括自动转矩控制技术、软件全程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单芯片集成模块、自制变频压缩机)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唯一获奖的专业化空调企业。

第三篇:核心竞争力-你有没有?

核心竞争力,你有没有?

什么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你可以拿出手的,可以压制和战胜别人的能力和品质。

那么我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也许前段走的太匆忙,没有停下脚步想想自己前进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方向都有问题,那一味地疾驰赶路可能也是离目标越来越远。我一直承认自己确实很平庸,不管别人怎么夸奖,这个认识我还是很清醒的,当然,承认并接受平庸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求,只是生活的态度和境界不同罢了,只是前行的心态不同罢了。

回到这个问题,简单并不意味着不求上进,我甚至有时候有点过于要强。但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总是时时在鞭策着我。我突然停下脚步来反思自己的忙碌生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了,也许原本就不曾存在过。平庸但总要有些自己的核心的东西吧?我的专业的书没看什么,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我对于自己本专业的知识的掌握都很有限,我拿什么去竞争。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我的又在哪里呢?知识面广?充其量只是看的新闻多,一个杂家而已。我要在简单中的生活中去培养自己需要的杀手锏了。独门绝学现在是很少了,但总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吧!我还一直在路上。当然我也一直在努力!

那么你呢?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呢?

因此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感觉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塑造自己: 1,形成个人知识体系。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的知识积累是零散的,因此我们需要总结,通过总结让自己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想。围绕自己的职业目标,去有意的获取和提高自己的知识范围,塑造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的知识体系。

2,形成个人做事方法体系。

对待每一件事情,我们应该“计划”、“执行”、“检查”“纠正调整、总结完善”。这其实也就是著名的PDCA循环(PlanDoCheckAction),也称戴明环。

“P”是PLAN:制定目标和计划。“D”是DO:开始行动,实施计划。“C”是CHECK。对行动的结果进行检验。“A”是ACTION。纠正错误,调整方向。其实也就是总结、完善的意思,计划不如变化。

3,塑造自己“包容”的性格。

唐骏说过,“一个人能力不错,性格又好,想不成功都难”。我认为一个人要有意识的塑造自己的性格,塑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好性格。我把一个好的性格归纳为两个字:包容。包容别人,包容社会,以一个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看待问题。

4,明确的职业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有个目标。

第四篇:谈谈你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

谈谈你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思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或者说思维的技巧,可以说,大多数场合的思维都是一种习惯性思维。按习惯性思维的逻辑,在回答回形针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时,只有一个答案,即夹文件,而有人通过扩散思维,竟找到了上百种其他用途,如果我们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能进行扩散思维的话,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

举个例子,曹冲称象。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秤,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秤,称大物用大秤,已是人人皆知的常理,而今没有足以称起大象的大秤,因而无法计算。这是习惯性思维的必然结果。曹冲则不然,他利用船的吃水深浅,用砖头代替象,化整为零,终于称出了象的体重。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就在于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何发挥创造性思维呢?思维主体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思维主体的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任何一个创造性思维成果,都是创造性思维主体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发挥创造性思维,所需条件大致有四个:

1.社会实践。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源泉。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方案,科学技术上的新发明、新创造、新学科的创立,都是由社会实践本身提出的要求。这种客观的要求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同思维主体的需要相结合,便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推动力量。

2.原型启发。这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所谓原型,就是与创造性思维主体所设想的事物相似,并能够引起联想的东西。通过原型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达到创造的目的,就是原型启发。创造性思维离不开现实生活中能够作原型启发的事物,因为任何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而非“无中生有”。

3.积累知识。积累和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条件。知识的丰富可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发展思维表现出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问题意识是头脑经常处于活跃状态。头脑总经常想问题,才能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才能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才会乐于勤思苦想,排除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达到创造的验证阶段。

第五篇:谈谈你对忠诚度的理解

谈谈你对忠诚度的理解

忠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重要美德之一。它即是一种操守,也是一种职业良知。任何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信守和维护忠诚。

忠诚,从字面意义上,代表着诚信、守信和服从,意为尽心竭力,赤诚无私。企业员工的忠诚度是指员工对于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指向和心理归属,即员工对所服务的企业尽心竭力的奉献程度。忠诚度是员工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的有机统一。行为忠诚是态度忠诚的基础和前提,态度忠诚是行为忠诚的深化和延伸。

我对员工忠诚理解,最有效的标志是贡献、投入、创造价值及其有效性,而不是供职时间长短。那些工作时间虽短,价值贡献却很大的员工的忠诚度可能要远高于其他的员工。

忠诚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谱写的,仅有忠实的心和忠实的信念是不足于表现忠诚的。忠诚,代表着尽心尽力,忠诚就要用自己的能力和实际行动真正为组织的发展和组织成员的美好明天做出贡献;忠诚,代表着全力以赴,忠诚就要以组织的利益为至上,忠诚就不能时刻以自己的得失去权衡利益,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磅智慧。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