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紧不慢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日期: 栏目:乡村振兴攻略 浏览:116 评论:0
不紧不慢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不紧不慢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不紧不慢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是一个深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作为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平衡生活、追求内心和谐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的追求。这种追求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寻求平衡,学会放慢节奏,释放内心的压力。这种生活方式培养了人们的耐心和冷静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社交交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与他人的真正沟通和互动。而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与他人的连接,鼓励人们花更多的时间与亲人、朋友和同事相处,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

第三,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效率和质量。虽然不紧不慢强调放慢节奏,但并不意味着降低工作效率。相反,它强调在工作中保持专注和耐心,注重细节和质量。通过放慢节奏,人们可以更好地思考问题、规划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还有助于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安全性。

最后,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一个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为了追求利益和成功而忽视了道德和伦理。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倡导尊重他人、爱护环境、推己及人。这种价值观的传承和实践有助于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不紧不慢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重视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实现更加平衡、和谐和幸福的生活。


中国文化的外在特征有哪些

中国文化的外在特征: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

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国际属性,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文化”

知识扩展: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如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

这些文化成果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如儒家思想的“仁爱”、“忠诚”、“礼敬”,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以及佛家思想的“慈悲”、“放下”、“因果报应”等。

这些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包容性。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吸收了各种文化的优秀成分,如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等。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国文化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中国文化也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人际关系,也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这些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社会秩序。

中国文化在近代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随着现代科技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逐渐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知和认可。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变化。

总之,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中国文化,让它在人类文化的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文化是什么

(1) 地理性的意义:中国人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包括台湾、香港,甚至新加坡和在其他国家的华人。 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其它海外华人的管理,与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管理不同。 (2) 种族性的意义:中国包括汉、满、蒙、回、藏、苗、壮等不同的民族,虽然汉族占绝大多数,但少数民族所分布的范围却占非常高的比例,而且,中国版图广大,地理人文条件不同,我们很难只用上海人、北京人、陕西人、广东人、四川人、东北人、内蒙人、香港人、台湾人或湖南人来代表中国人。 (3) 文化性的意义:中国人信仰儒家、道家的思想、佛教(藏、蒙、汉人所信仰的又大不相同)、回教和其它宗教,尤其前三者对汉人有深远的影响。 此外,近一百多年来,西方文化又透过种种方式进入中国,并影响海外的华人。 (4) 历史性的意义: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中国境内的民族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和变迁;自唐宋以后,佛教成为中国主流思想的主要成分;清末西方思想的侵入和学习,加上近五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发展前阶段大规模引进了马列主义和苏联的制度,以及在后阶段的开放政策,大量的引进外资和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交流,工业化因而更快速的发展,这些都是改变中国历史性格的因素。 由于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不同,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其它地区华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也呈现不同的面貌。 (1) 基本假设,探讨人不知不觉的部分,认知、感觉、思想,例如关于人的天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真理与现实的性质、时间的性质、空间的感觉。 (2) 外显的价值观,是可知觉的部分,例如,对错、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守秩序等。 (3) 人造物(artifacts),看得见但不易解析的部分,例如,建筑、文字、制度、产品、绘画等。 在这些方面的研究,通常有个毛病,研究者常忽略,不同文化(或国家、社会)间的比较涉及的是集体价值和行为的比较以及文化间的互动关系。 传统的研究通常用个人的资料,加总起来以求得集体的价值和行为。 大家都知道,不论是最简单的机器或是非常复杂的有机体,一个机组不是个体的总和,它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 自行车不是轮子、把手和铁架的加总;如果没有大象的先行存在,瞎子摸到的大柱子、墙壁、水管等的形容加起来并不会构成大象;手、脚、眼睛等五官、身体加起来不会成为一个人。 就这个意义来看,一个社会组织不是一些价值观和一些政策加总起来的,它也像有机体一样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有一种机制存在才能发挥作用。 一些学者于是用隐喻(metaphor)的方法来形容一个组织或文化,例如用美式足球形容美国,用歌剧或时装形容意大利,用交响乐团形容德国,用法国面包形容法国,用日本花园形容日本等等。 这种隐喻法就像中国人用鼠、牛、虎、兔等十二生肖,西方人用星座来比喻一个人一样,简化我们对人的了解,但给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 什么是中国文化?首先我们应知道,在传统的思想上,有儒家,道家,佛教(禅)的不同思想。 人们在实际行为上,是儒道佛共并,有大人和小人之分,有主文化/俗文化之别。 在现代的层次上,现代的层次上,思想是传统和西方合流的;在行为上,人是受年纪(老、中、青)、地区(都市、乡村)、教育、收入、职业的影响。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文化表现在人的性格上,因此中国文化的问题就成为中国人的性格是什么。 有关中国人的性格的书籍很多,现引述几种以供参考。 史密斯(Smith)认为中国人有以下特色:保全面子、节俭持家、勤劳刻苦、讲究礼貌、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易于误解、拐弯抹角、顺而不从、思绪含混、不紧不慢、轻视外族、缺乏公心、因循守旧、随遇而安、顽强生存、能忍且韧、知足长乐、孝悌为先、仁爱之心、缺乏同情、株连守法、相互猜疑、缺乏诚信、多元信仰。 他的结论是:中国人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耐心,现实性、快乐,这些方面他们都是杰出的,他们缺乏的是人格和良心。 林语堂认为中国人,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长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有生活智慧、女性化、缺乏科学、无逻辑、凭知觉、有限的想象。 潘光旦认为中国人,易活难死、没有神经、耐性太好、不求精确、勤劳、守节、知足长乐、有私无公、无恻隐之心、言而无信、尔诈我虞、爱脸皮、婉转、客气。 这些特性造成民族在社会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病象。 最近,在管理上引用最多的,荷兰籍社会心理学者霍夫士德(Gerrt Hofstede)比较了四十几个国家,认为中国人有较高的权力距离、集体主义、逃避风险、女性主义。 香港中文大学彭迈克(Michael Bond),收集中国学者的意见,中国文化与下列价值有关:孝(服从、尊敬、赡养父母、尊崇祖先)、勤劳、容忍、随和、谦虚、忠于上级、礼仪、礼尚往来、仁爱(恕、人情)、教育、团结、中庸之道、修养、尊卑有序、正义感、恩威并济、不重竞争、稳重、廉洁、爱国、诚恳、清高、毅力、耐心、俭、报恩报仇、文化优越感、适应环境、谨慎小心、信用、知耻、有礼貌、安分守己、保守、要面子、知己之交、贞节、寡欲、尊重传统、财富。 他收集了22个国家的资料,统计分析,这些特色可归纳为四价值面相:整和、儒家动能、仁慈心、道德感。 以上所列的性格,与那些思想家的思想有关,是儒、释、道、法?有那些是“理想高尚的”,那些是“世俗和日常生活的”文化?那些是人类的共同性?那些是相异性?我们无法也无能在此分析和回答。 不过,以上研究的结果离实际我们了解的中国人有一段距离,例如,霍夫士德和彭迈克的五种指标能描绘香港、台湾、新加坡的文化价值观吗?如果稍微对这三地区有了解的人会很快发现:上述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的感受相差很大。 例如,香港人的集体主义并不浓厚,反而有高度的个人主义;香港人虽然非常男性主义,在就业上相当歧视女性,但香港有相当高比例的女经理人员和高级政府官员。 这种调查研究的结果离实际现象很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研究方法的缺失所造成:(1) 概念上的局限:很多概念有特定文化的意义。 正如前述,两文化间概念有的可以相对应,有的不能相对应但在功能上能相对应。 例如,中国人没有强烈的“自我”概念,个人主义是西方的观念。 个人主义到了中国就成为“个体主义”,所强调的是个人主义的负面,即“自私自利”的一面,而不是“自立自责”的一面。 不过,中国人也强调“自立”、“自力更生”等个人主义所重视的一面。 此外,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强烈影响集体和个人间的关系。 纵使概念没问题,个人主义的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社会人际间的复杂性。 其他概念亦是如此。 (3) 样本的代表性:从事国际比较时,谁是一国的代表?谁代表中国人、谁代表美国人?霍夫士德的研究对象是IBM公司的销售人员,虽然他们不一定是各国的代表,但是霍氏坚称至少他们在各个社会的地位应该是一致的。 事实是如此吗?1960年代在各国IBM工作的日本人、香港人、马来西亚人、南非共和国人都有相同的社会属性?这是非常令人怀疑的。 一般的比较研究常犯的毛病就是这种没有考虑各国国内的差异性。 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说,每个国家像个分配图,每个分配图的形状不一样,有的是常态分配,有的是非常态分配。 稍具统计常识的都知道,两种不同分配不能随意比较。 就实际的例子来看,美国和日本国内人种和文化的分配就大为不同,虽然日本人有区域上的区别,但是美国人不但有区域上的区别,而在内部人种和文化上有很大的歧异性。 日本可说是个同质的社会,美国是个异质的社会,有黑人、白人、拉丁美洲人、亚洲人和其它各色各样的人种。 又如,马来西亚可说是个二元的社会(还有少数印度人),马来人和华人两大族群在风俗、习惯和信仰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南非联邦也类似,黑人为大多数,白人为少数,虽然最近政治上已有改变,但是白人控制着各行各业。 (4) 变迁的研究: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其他海外华人组织已经历了百多年来的大变,步入了现代化的途径。 这种变化迫使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在传统、西方和现代问题上,摸索挣扎,企图创造出自己的典范。 传统是什么,西方的是什么,现代的是什么,三者又如何冲突、融合和创新?这是目前最受忽视的地方,而且可能是学术上最有兴趣的地方。 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改变,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了华人的价值观。 考虑了过去的传统和变迁,台湾杨国枢教授研究的结果,中国人的传统性:1、孝顺父母,2、积极心态,3、男权至上,4、宿命主义,5、自我控制等,除了孝顺父母外,已大幅降低,而现代化:1、男女平等,2、进取和乐观,3、民主心态,4、尊重个人感情,5、独立自主等则大幅上升。

中国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文化的特点有

1、中国文化具有独特性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传承工具,也是文化最显著的标志。每个汉字都有其形成演变的历史。独特的楹联通过独特的书法表现出来,钤印上独特的名章与闲章,一望即知是典型的中式装饰。其他诸如中华绘画、建筑,以至饮食、服饰等,都有其极强的个性。

2、中国文化具有主体性

即独自开创并形成完备的文化体系。梁漱溟说:“中华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自来公认中国、印度、西洋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者,实以其差异特大而自成体系之故。”

3、中国文化具有持续性

即既成体系和独特传统得以传承绵延,中华文化五千多年来从未中断。

4、中国文化具有多元性

中国文化是由不同的异质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本来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后来才合成一个大体统一的华夏文化。到公元一世纪初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大多数的时间里,在中国儒、道、释三种文化是同时并存的。

5、中国文化具有变通性

留下了许多选择的空间,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中国人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民间就变成了一个词儿叫变通,什么都可以变,什么都可以通。在中国,法律上允许的和法律上禁止的都可能禁止,也可能允许,很灵活。

中国文化有哪些博大的精神?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古文中。在古文中有很多佳作,而其中很多作品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古文的经典之作,比如《劝学》、《子思》、《论语》、《孟子》等著作,这些中国古文曾惊艳了我,他们中有的至今仍被我们沿用着,用来感悟!这些文章不仅丰富了我们历史文化知识,更让我们从中领悟人生哲理。

一、《劝学》

《劝学》是一篇散文,作者是春秋时期的鲁国稷下学宫的学生子夏。全文共计十四篇,分别从学力、品行、修养、德行、道德实践和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人生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和提高自身的修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学习实践。文章语言生动感人,语调平缓短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全文一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论学理、论志向、论态度。本文最经典的语句:有学则无涯,无以广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学无止境,这句话是从学理上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学有多大收获,学到多深层次的知识。就像大海一样,如果没有深度,就不会有波涛汹涌的气势。人如果没有广泛认知的广度就不会有知识积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经验。所以学习不能满足现在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识,要不断的补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2、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达到提升自身修养的目的。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学习需要你用一生的时间来坚持。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很多人都说,自己没有坚持下来读书的意志,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上没有毅力,那他就不会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上。一个人如果不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而是坐享其成那就永远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只有我们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3、告诉我们要善于学习,要勇于探索。

我们在学习上没有尽头,没有止境。只有不断地去发现新的知识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果我们不学习新知识不去探索新知识也就无法开拓自己和发展自己了。“知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学习中“好学、乐学”两全之道,也说明了学习只能是有所发展而不能止步。有涯而知无涯,殆矣!这句话可以说非常好地回答了上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一命题的实质所在。所以很多时候“知之者不如乐之者”都是一种对学习更高更深层次的认识。

4、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志向。

志向不在远,而在坚。——《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有远大的志向,才能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下去、走到成功当中去。反之没有志向,那只会迷失方向。

二、《子思》

子路问于君子,曰:“君道在矣!”君子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于是上道,与之期遇;下道,与之期遇。三年一届然后逢其会,百里之遥隔绝无期遇;三年而不返,则如在梦中矣。这就是《子思》(一作《子路》)的大意:如果上道之前遇到朋友(可能还不太熟),然后又遇到敌人(可能还不熟悉),那么就像人与人之间有过千里之遥隔这样可怕的事情一样。所以我想要有一天我会站在那里等待着你去靠近和守护你。

1、读着读着你就能发现他们有多么纯洁。

子曰:“君子有三,无口而齿,无舌而心。”子曰:“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子不学,不知其善;学而不思其恶,何其欺也!”意思是:君子不学别人说不会说话,不会嘴甜;不说不能听懂别人讲的话;不会去思考别人说了什么,也不会去说别人想说什么说了什么;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不会说谎话(即使被别人所利用)。这样的人才会值得信赖。他们都很善良温柔。这样做了是可以使自己不受委屈。这样做了就是有道理。这样做了之后也就没什么怨恨了。

2、你还在犹豫什么时候去见他?

你还在犹豫什么时候去见他,你还在犹豫什么时候去见他吗?不要犹豫了,赶紧去见吧!也许你在这个世界上只看见过他一个人吧,也许你看见过他也会流泪吧?你相信你会遇见那个对你来说可以托付终身,可以说不会让你失望的人吗?当你遇见他之后,你才会知道谁才是那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吧!

3、你还在为他担心吗?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被尊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这篇文章为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思想遗产。在这个纷繁复杂、充满变数的世界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像孔子那样在人生之路上坚守自己的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正因为如此,有许多事情即便表面上看起来很平常、没有什么可炫耀之处;但如果我们把自己看作一个人,那我们所拥有的价值也往往与我们自身价值相比。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要“向后看”、“向左看”的原因所在。所以当我们面临着不同诱惑或者面对着不同诱惑时,要想我们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乐观进取、持之以恒。

三、《论语》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而大不知,亦不知而小不知。大而化之,以小果为鉴;中而见好,是谓知足。大而不能专治,亦是不知耻矣。”(《论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以君子见得仁矣。”

1、《论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儒学经典著作。

相传孔子的弟子曾参、颜渊、子思、曾子、子夏等,为了继承孔子的思想遗产,根据其弟子的言行经验,发挥自己的智慧所写成的一部经典。该书以儒家“仁学”为中心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仁”在整个人生境界中的作用和意义。《论语》以“仁者乐山”为基本理念。孟子说:“不能以乐忘忧。乐而忘忧者矣。”(《孟子·离娄下》)《论语》之“乐”所表达的思想,如“乐而不淫”、“乐而不乱”、“处众人之所恶”等人为“至乐”;亦如“君子”之“乐而不淫”、“君子爱人”等人为“至善”;而孔子则以“至善”来形容人所处的“至乐”状态。

2、《论语》有八篇,孔子提出了“仁学”“仁义礼智”等思想。

孔子主张“仁”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宇宙间所有事物的共同之源。“仁”要求人要懂得与人相处,要做到仁爱人、爱人、敬事、守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人性之善比一切善恶更重要。孔子说:“仁者,人也;义者,人臣之本;智者,人之本也;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应该如何待人?孔子提出“仁”的六个方面:心存仁,以礼待人;身正无私,心存善待;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知行合一,行善积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3、《论语》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儒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孔子的学问被视为是“大学问”,即所学的东西要比别人多得多。孔子所讲的学习方法和道德修养可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论语。)下而求知),这就是孔子在其所生活国家里所采取的“知其所以然”与所说之“知其所以这样”的思想主张。他所倡导的道德修养方式与思想,后来成为儒家所提倡而不被推崇的价值取向与道德标准。

四、《孟子》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未有不贤而弗能尽其志者。”(《孟子·告子上》)我希望你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不是因为你生在帝王家或者有多么高贵的出身,也不是因为你有多么高尚的志向!而是因为你有足够的知识、足够的信心来做这些事情!要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有“仁”这一个思想!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尽心上》)

人而无志,殆已!君子固穷,而志不穷;穷且益坚,不拔之柱。穷且益坚,又何妨?固穷之要,在穷且益坚。君子以不屈于贫贱而不馁于富贵,以不屈于强权而不挠于强权为怀!

2、“人皆有知而不学矣,或者虽能尽其知能,亦不行也。

是知之愈深,则其不知亦愈明。如是者,虽能尽其知能,亦不能也。知之,不知为不知!”——《孟子·尽心上》注:《孟子·尽心上》,《庄子·天下篇》下传。

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其为人也者,其为人子也者,其行也者。”我不知道你是否听过“子在田边笑,父母在堂上哭”,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父母都在田里忙得不亦乐乎吗?难道父母都不关心我了吗?难道我不应该感到高兴吗?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离娄上》)

吾以天下为己任,有老而无少,幼而无猜,老而无依,幼而无友,老而无依,故曰此身不老。吾欲以天下为己任,而无所成;欲成而为人知,亦何难哉!这句话放在最后是因为,孟子要把人的寿命延长到七十岁,把人从“肉食者”变为“肉食者”;把人从饥饿的“吃肉”变成可以同患难、共荣辱、共分享快乐的人;把人从贫穷、疾病、残缺、死亡里解救出来。孟子在其中还加入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句。这句话其实一直就在强调尊老爱幼,然而现在很多人却把尊老爱幼挂在嘴上!尊老爱幼不只是体现在嘴上,更体现在生活当中!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纸鸢之死”(《孟子·离娄上》)

天道有常,不虞有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首先要不断向上、向美。一个人的志向要在什么地方?就是在努力地为自己的人生奋斗!古人云:“君子立志而不立志也,其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奋斗啊!

在我看来,虽然古文有很多,但是《劝学》、《子思》、《论语》、《孟子》这些著作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学习他们对我们以后人生的修养、谈吐以及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并不是我们要读完所有的古文,而是要提炼其中的内涵,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人生中有所帮助。

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是经过历时考验的民族文化精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城为传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它们对国人的思想、行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指导意义。

2、是中华文明区分与其它文明的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

3、传统文化可以让国人找到历时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4、传统文化有很高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如果推广成为产业文化,其物质利益和文化利益都是丰厚的。

5、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重视程度,使世界人民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正因为有了传统文化深入骨髓的引导,中华民族才能得以延续不衰。文化的教育,可以使新一代更加了解古代人民的而智慧,亲切地体会文化的精美绝伦。教给他们典雅和处世之道。

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对国家的意义。千百年来的延续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时间魄力,而南北东西的丰满则是其空间力量的最好见证。值得一提的还有享誉全球的研究孔学—红学文化热潮,中华传统文化逐渐走进世界舞台。在治国理念方面,文化典籍中包含的治国治民思想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道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优秀的民族文化既是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又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

求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

一个王朝的背影(余秋雨)这位青年叫嵇康,比阮籍小十三岁,今后他们将成为终身的朋友,而后代一切版本的中国文化史则把他们俩的名字永远地排列在一起,怎么也拆不开。 嵇康是曹操的嫡孙女婿,与那个已经逝去的英雄时代的关系,比阮籍还要直接。 嵇康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等可爱人物,他虽与阮籍并列,且又比阮籍年少,但就整体人格论之,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要比阮籍高出许多,尽管他一生一直钦佩著阮籍。 我曾多次想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 想来想去终于明白,对于自己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嵇康比阮籍更明确、更透彻,因此他的生命乐章也就更清晰、更响亮。 他的人生主张让当时的人听了触目惊心“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他完全不理会种种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彻底地厌恶官场仕途,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使他心醉神迷的人生境界。 这个人生境界的基本内容是摆脱约束、回归自然、享受悠闲。 罗宗强教授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中说,“嵇康把庄子哲学人间化,因此也诗化了”,很有道理。 嵇康是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者,长期隐居在河南焦作的山阳,后来到了洛阳城外,竟然开了个铁匠铺,每天在大树下打铁。 他给别人打铁不收钱,如果有人以酒肴作为酬劳他就会非常高兴,在铁匠铺里拉著别人开怀痛饮。 一个稀世的大学者、大艺术家,竟然在一座大城市的附近打铁!没有人要他打,只是自愿;也没有实利目的,只是觉得有意思。 与那些远离人寰、瘦骨伶仃的隐士们相比,与那些皓首穷经、弱不禁风的书生们相比,嵇康实在健康得让人羡慕。 嵇康长得非常帅气,这一点与阮籍堪称伯仲。 魏晋时期的士人为什么都长得那么挺拔呢?你看严肃的《晋书》写到阮籍和嵇康等人时都要在他们的容貌上花不少笔墨,写嵇康更多,说他已达到了“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的地步。 一位朋友山涛曾用如此美好的句子来形容嵇康(叔夜)“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现在,这棵岩岩孤松,这座巍峨玉山正在打铁,强劲的肌肉,愉悦的吆喝,炉火熊熊,锤声铿锵。 难道,这个打铁佬就是千秋相传的《声无哀乐论》、《太师箴》、《难自然好学论》、《管蔡论》、《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和许多美妙诗歌的作者?这铁,打得真好。 嵇康打铁不想让很多人知道,更不愿意别人来参观。 他的好朋友、文学家向秀知道他的脾气,悄悄地来到他身边,也不说什么,只是埋头帮他打铁。 说起来向秀也是了不得的人物,文章写得好,精通《庄子》,但他更愿意做一个最忠实的朋友,赶到铁匠铺来当下手,安然自若。 他还曾到山阳帮另一位朋友吕安种菜灌园,吕安也是嵇康的好友。 这些朋友,都信奉回归自然,因此都干著一些体力活,向秀奔东走西地多处照顾,怕朋友们太劳累,怕朋友们太寂寞。 嵇康与向秀在一起打铁的时候,不喜欢议论世人的是非曲直,因此话并不多。 唯一的话题是谈几位朋友,除了阮籍和吕安,还有山涛,吕安的哥哥吕巽,关系也不错。 称得上朋友的也就是这么五、六个人,他们都十分珍惜。 在野朴自然的生态中,他们绝不放弃亲情的慰藉。 这种亲情彼此心照不宣,浓烈到近乎淡泊。 正这么叮叮当当地打铁呢,忽然看到一支华贵的车队从洛阳城里驶来。 为首的是当时朝廷宠信的一个贵公子叫钟会。 钟会是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钟繇做过魏国太辅,而钟会本身也博学多才。 钟会对嵇康素来景仰,一度曾到敬畏的地步,例如当初他写完《四本论》后很想让嵇康看一看,又缺乏勇气,只敢悄悄地把文章塞在嵇康住处的窗户里。 现在他的地位已经不低,听说嵇康在洛阳城外打铁,决定隆重拜访。 钟会的这次来访十分排场,照《魏氏春秋》的记述,是“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钟会把拜访的排场搞得这么大,可能是出于对嵇康的尊敬,也可能是为了向嵇康显示一点什么,但嵇康一看却非常抵拒。 这种突如其来的喧闹,严重地侵犯了他努力营造的安适境界,他扫了一眼钟会,连招呼也不打,便与向秀一起埋头打铁了。 他抡锤,向秀拉风箱,旁若无人。 这一下可把钟会推到了尴尬的境地。 出发前他向宾从们夸过海口,现在宾从们都疑惑地把目光投向他,他只能悻悻地注视著嵇康和向秀,看他们不紧不慢地干活。 看了很久,嵇康仍然没有交谈的意思,他向宾从扬了扬手,上车驱马,回去了。 刚走了几步,嵇康却开口了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一惊,立即回答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问句和答句都简洁而巧妙,但钟会心中实在不是味道。 鞭声数响,庞大的车马队回洛阳去了。 嵇康连头也没有抬,只有向秀怔怔地看了一会儿车队后扬天的尘土,眼光中泛起一丝担忧。 对嵇康来说,真正能从心灵深处干扰他的,是朋友。 友情之外的造访,他可以低头不语,挥之即去,但对于朋友就不一样了,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心理隔邸,也会使他焦灼和痛苦,因此,友情有多深,干扰也有多深。 这种事情,不幸就在他和好朋友山涛之间发生了。 山涛也是一个很大气的名士,当时就有人称赞他的品格“如璞玉浑金”。 他与阮籍、嵇康不同的是,有名士观念却不激烈,对朝廷、对礼教、对前后左右的各色人等,他都能保持一种温和友好的关系。 但他并不庸俗,又忠于友谊,有长者风,是一个很靠得住的朋友。 他当时担任著一个很大的官职:尚书吏部郎,做著做著不想做了,要辞去,朝廷要他推一个合格的人继任,他真心诚意地推了嵇康。 嵇康知道此事后,立即写了一封绝交信给山涛。 山涛字巨源,因此这封信名为《与山巨源绝交书》。 我想,说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封绝交书也不过分吧,反正只要粗涉中国古典文学的人都躲不开它,直到千余年后的今天仍是这样。 这是一封很长的信。 其中有些话,说得有点伤心:听说您想让我去接替您的官职,这事虽没办成,从中却可知道您很不了解我。 也许您这个厨师不好意思一个人屠宰下去了,拉一个祭师做垫背吧?……阮籍比我醇厚贤良,从不多嘴多舌,也还有礼法之士恨他。 我这个人比不上他,惯于傲慢懒散,不懂人情物理,又喜欢快人快语,一旦做官,每天会招来多少麻烦事!……我如何立身处世,自己早已明确,即便是在走一条死路也咎由自取,您如果来勉强我,则非把我推入沟壑不可!我刚死了母亲和哥哥,心中凄切,女儿才十三岁,儿子才八岁,尚未成人,又体弱多病,想到这一些,真不知该说什么。 现在我只想住在简陋的旧屋里教养孩子,常与亲友们叙叙离情、说说往事,浊酒一杯,弹琴一曲,也就够了。 不是我故作清高,而是实在没有能力当官,就像我们不能把贞洁的美名加在阉人身上一样。 您如果想与我共登仕途,一起欢乐,其实是在逼我发疯,我想您对我没有深仇大恨,不会这么做吧?我说这些,是使您了解我,也与您诀别。 这封信很快在朝野传开,朝廷知道了嵇康的不合作态度。 而山涛,满腔好意却换来一个断然绝交,当然也不好受。 但他知道,一般的绝交信用不著写那么长,写那么长,是嵇康对自己的一场坦诚倾诉。 如果友谊真正死亡了,完全可以冷冰冰地三言两语,甚至不置一词,了断一切。 总之,这两位昔日好友,诀别得断丝飘飘,不可名状。 嵇康还写过另外一封绝交书,绝交对象是吕巽,即上文提到过的向秀前去帮助种菜灌园的那位朋友吕安的哥哥。 本来吕巽、吕安两兄弟都是嵇康的朋友,但这两兄弟突然间闹出了一场震惊远近的大官司。 原来吕巽看上了弟弟吕安的妻子,偷偷地占有了她,为了掩饰,竟给弟弟安了一个“不孝”的罪名上诉朝廷。 吕巽这么做,无异是衣冠禽兽,但他却是原告!“不孝”在当时是一个很重的罪名,哥哥控告弟弟“不孝”,很能显示自己的道德形象,朝廷也乐于借以重申孝道。 相反,作为被告的吕安虽被冤枉却难以自辩,一个文人怎么能把哥哥霸占自己妻子的丑事公诸士林呢?而且这样的事,证据何在?妻子何以自处?家族门庭何以避羞?面对最大的无耻和无赖,受害者往往一筹莫展。 因为制造无耻和无赖的人早已把受害者不愿启齿的羞耻心、社会公众容易理解和激愤的罪名全都考虑到了,受害者除了泪汪汪地引颈就刎,别无办法。 如果说还有最后一个办法,最后一道生机,那就是寻找最知心的朋友倾诉一番。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平日引为知己的朋友早已一一躲开,朋友之道的脆弱性和珍罕性同时显现。 有口难辩的吕安想到了他心目中最尊贵的朋友嵇康。 嵇康果然是嵇康,立即拍案而起。 吕安已因“不孝”而获罪,嵇康不知官场门路,唯一能做的是痛骂吕巽一顿,宣布绝交。 这次的绝交信写得极其悲愤,怒斥吕巽诬陷无辜、包藏祸心;后悔自己以前无原则地劝吕安忍让,觉得自己对不起吕安;对于吕巽,除了决裂,无话可说。 我们一眼就可看出,这与他写给山涛的绝交信,完全是两回事了。 “朋友”,这是一个多么怪异的称呼,嵇康实在被它搞晕了。 他太看重朋友,因此不得不一次次绝交。 他一生选择朋友如此严谨,没想到一切大事都发生在他仅有的几个朋友之间。 他想通过绝交来表白自身的好恶,他也想通过绝交来论定朋友的含义。 他太珍惜了,但越珍惜,能留住的也就越稀少。 尽管他非常愤怒,他所做的事情却很小。 在一封私信里为一个蒙冤的朋友说两句话,同时识破一个假朋友,如此而已。 但仅仅为此,他被捕了。 理由很简单 他是不孝者的同党。 从这个无可理喻的案件,我明白了在中国一个冤案的构建为什么那么容易,而构建起来的冤案又为什么会那么快速地扩大株连面。 上上下下并不太关心事件的真相,而热衷于一个最通俗、最便于传播、又最能激起社会公愤的罪名。 这个罪名一旦建立,事实的真相更变得无足轻重,谁还想提起事实来扫大家的兴,立即沦为同案犯一起扫除。 成了同案犯,发言权也就被彻底剥夺。 因此,请原谅古往今来所有深知冤情而闭口的朋友吧,他们敌不过那种并不要事实的世俗激愤,也担不起同党、同案犯等等随时可以套在头上的恶名。 现在,轮到为嵇康判罪了。 统治者司马昭在宫廷中犹豫。 我们记得,阮籍在母丧期间喝酒吃肉也曾被人控告为不孝,司马昭当场保护了阮籍,可见司马昭内心对于孝不孝的罪名并不太在意。 他比较在意的倒是嵇康写给山涛的那封绝交书,把官场仕途说得如此厌人,总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就在这时,司马昭所宠信的一个年轻人求见,他就是钟会。 不知读者是不是还记得他,把自己的首篇论文诚惶诚恐地塞在嵇康的窗户里,发迹后带著一帮子人去拜访正在乡间打铁的嵇康,被嵇康冷落得十分无趣的钟会?他深知司马昭的心思,便悄声进言:嵇康,卧龙也,千万不能让他起来。 陛下统治天下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了,我只想提醒您稍稍提防嵇康这样傲世的名士。 您知道他为什么给他的好朋友山涛写那样一封绝交信吗?据我所知,他是想帮助别人谋反,山涛反对,因此没有成功,他恼羞成怒而与山涛绝交。 陛下,过去姜太公、孔夫子都诛杀过那些危害时尚、扰乱礼教的所谓名人,现在嵇康、吕安这些人言论放荡,毁谤圣人经典,任何统治天下的君主都是容不了的。 陛下如果太仁慈,不除掉嵇康,可能无以淳正风俗、清洁王道。 我特地把钟会的这番话大段地译述出来,望读者能仔细一读。 他避开了孝不孝的具体问题,几乎每一句话都打在司马昭的心坎上。 在道义人格上,他是小人;在诽谤技巧上,他是大师。 钟会一走,司马昭便下令判处嵇康、吕安死刑,立即执行。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居然还有太阳。 嵇康身戴木枷,被一群兵丁,从大狱押到刑场。 刑场在洛阳东市,路途不近。 嵇康一路上神情木然而缥缈,他想起了一生中好些奇异的遭遇。 他想起,他也曾像阮籍一样,上山找过孙登大师,并且跟随大师不短的时间。 大师平日几乎不讲话,直到嵇康临别,才深深一叹“你性情刚烈而才貌出众,能避免祸事吗?”他又想起,早年曾在洛水之西游学,有一天夜宿华阳,独个儿在住所弹琴。 夜半时分,突然有客人来访,自称是古人,与嵇康共谈音律,谈著谈著来了兴致,向嵇康要过琴去,弹了一曲《广陵散》,声调绝伦,弹完便把这个曲子传授给了嵇康,并且反复叮嘱,千万不要再传给别人了。 这个人飘然而去,没有留下姓名。 嵇康想到这里,满耳满脑都是《广陵散》的旋律。 他遵照那个神秘来客的叮嘱,没有向任何人传授过。 一个叫袁孝尼的人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嵇康会演奏这个曲子,多次请求传授,他也没有答应。 刑场已经不远,难道,这个曲子就永远地断绝了?——想到这里,他微微有点慌神。 突然,嵇康听到,前面有喧闹声,而且闹声越来越响。 原来,有三千名太学生正拥挤在刑场边上请愿,要求朝廷赦免嵇康,让嵇康担任太学的导师。 显然,太学生们想以这样一个请愿向朝廷提示嵇康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但这些年轻人不知道,他们这种聚集三千人的行为已构成一种政治示威,司马昭怎么会退让呢?嵇康望了望黑压压的年轻学子,有点感动。 孤傲了一辈子的他,因仅有的几个朋友而死的他,把诚恳的目光投向四周。 一个官员冲过人群来到刑场高台上宣布宫廷旨意,维护原判。 刑场上一片山呼海啸。 但是,大家的目光都注视著已经押上高台的嵇康。 身材伟岸的嵇康抬起头来,眯著眼睛看了看太阳,便对身旁的官员说 “行刑的时间还没到,我弹一个曲子吧。 ”不等官员回答,便对在旁送行的哥哥嵇喜说:“哥哥,请把我的琴取来。 ”琴很快取来了,在刑场高台上安放妥当,嵇康坐在琴前,对三千名太学生和围观的民众说:“请让我弹一遍《广陵散》,过去袁孝尼他们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 《广陵散》于今绝矣!”刑场上一片寂静,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地。 弹毕,从容赴死。 这是公元旦262年夏天,嵇康三十九岁。 有几件后事必须交代一下嵇康被司马昭杀害的第二年,阮籍被迫写了一篇劝司马昭进封晋公的《劝进箴》,语意进退含糊。 几个月后阮籍去世,终年五十三岁;帮著嵇康一起打铁的向秀,在嵇康被杀后心存畏惧,接受司马氏的召唤而做官。 在赴京城洛阳途中,绕道前往嵇康旧居凭吊。 当时正值黄昏,寒冷彻骨,从邻居房舍中传出呜咽笛声,向秀追思过去几个朋友在这里欢聚饮宴的情景,不胜感慨,写了《思旧赋》。 写得很短,刚刚开头就煞了尾。 向秀后来做官做到散骑侍郎、黄门侍郎和散骑常侍,但据说他在官位上并不做实际事情,只是避祸而已。 山涛在嵇康被杀害后又活了二十年,大概是当时名士中寿命最长的一位了。 嵇康虽然给他写了著名的绝交书,但临终前却对自己十岁的儿子嵇绍说 “只要山涛伯伯活著,你就不会成孤儿!”果然,后来对嵇绍照顾最多、恩惠最大的就是山涛,等嵇绍长大后,由山涛出面推荐他入仕做官。 阮籍和嵇康的后代,完全不像他们的父亲。 阮籍的儿子阮浑,是一个极本分的官员,竟然平生没有一次酒醉的记录。 被山涛推荐而做官的嵇绍,成了一个为皇帝忠诚保驾的驯臣,有一次晋惠帝兵败被困,文武百官纷纷逃散,惟有嵇绍衣冠端正地以自己的身躯保护了皇帝,死得忠心耿耿。 还有一件后事。 那曲《广陵散》被嵇康临终弹奏之后,渺不可寻。 但后来据说在隋朝的宫廷中发现了曲谱,到唐朝又流落民间,宋高宗时代又收入宫廷,由明代朱元璋的儿子朱权编入《神秘曲谱》。 近人根据《神秘曲谱》重新整理,于今还能听到。 然而,这难道真是嵇康在刑场高台上弹的那首曲子吗?相隔的时间那么长,所历的朝代那么多,时而宫廷时而民间,其中还有不少空白的时间段落,居然还能传下来?而最本源的问题是,嵇康那天的弹奏,是如何进入隋朝宫廷的?不管怎么说,我不会去聆听今人演奏的《广陵散》。 《广陵散》到嵇康手上就结束了,就像阮籍和孙登在山谷里的玄妙长啸,都是遥远的绝响,我们追不回来了。 然而,为什么这个时代、这批人物、这些绝响,老是让我们割舍不下?我想,这些在生命的边界线上艰难跋涉的人物似乎为整部中国文化史作了某种悲剧性的人格奠基。 他们追慕宁静而浑身焦灼,他们力求圆通而处处分裂,他们以昂贵的生命代价,第一次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 在他们的血统系列上,未必有直接的传代者,但中国的审美文化从他们的精神绘刑中开始屹然自立。 在嵇康、阮籍去世之后的百年间,大书法家王羲之、大画家顾恺之、大诗人陶渊明相继出现。 二百年后,大文论家刘勰、钟嵘也相继诞生,如果把视野再拓宽一点,这期间,化学家葛洪、天文学家兼数学家祖冲之、地理学家郦道元等大科学家也一一涌现,这些人,在各自领域几乎都称得上是开天辟地的巨匠。 魏晋名士们的焦灼挣扎,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在而又自为的一方心灵秘土,文明的成果就是从这方心灵秘土中蓬勃地生长出来。 以后各个门类的千年传代,也都与此有关。 但是,当文明的成果逐代繁衍之后,当年精神开拓者们的奇异形象却难以复见。 嵇康、阮籍他们在后代眼中越来越显得陌生和乖戾,陌生得像非人,乖戾得像神怪。 有过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幸运,失落他们,是中国文化的遗憾。 一切都难以弥补了。 我想,时至今日,我们勉强能对他们说的亲近话只有一句当代熟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我们,曾经拥有!写作此文,与嵇康弹完《广陵散》而赴死的日子同样是炎热的八月,其间相隔一千七百三十二年。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